成员单位
机构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机构,考古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国家文物局挂牌的饱水漆木器保护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AAAAA”级旅游景区。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占地面积123亩,现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呈一主两翼“品”字形格局。整个建筑群高度体现了高台建筑、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9年自湖北省博物馆分离,成为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的独立法人单位,具备国家文物局认可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在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局)的领导下,主要担负湖北省境内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等项工作,承担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任务,组织编写考古报告,开展科学研究。2002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并。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以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史前陶器,盘龙城和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青铜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汉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云梦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馆藏文物的代表。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目前举办有《楚文化展》、《曾侯乙墓》、《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等十个基本陈列,每年还引进十几个临展,以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作为展览延伸,编钟乐舞独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以复制的全套曾侯乙编钟、编磬为核心,组合以多种出土古代乐器的复制件,将古代宫廷歌舞盛况再现于今天的艺术舞台之上。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湖北省博物馆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长期以来,馆藏精品赴世界各地展出,为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007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率先实行向社会永久性免费开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1年12月,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改扩建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完工后,湖北省博物馆建筑面积将达到11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3万平方米,将成为一个集收藏保管、陈列展演、科学研究、技术保护、教育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兼顾图书资料、影视放映、购物餐饮、休闲游玩等功能,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荆楚文化蕴涵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一流博物馆,打造湖北省和武汉市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窗口和地标性文化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