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专访三位外国翻译家,为何选择余华贾平凹韩少功

做为一名中国文学的研究工作者,我们选择作品的第一个标准是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先锋派”无论是追求思想自由方面还是在语言表达、叙述方式上都有突破和创新。余华是先锋派作家中作品比较高产的作家,所以,我选择他的作品向日本读者介绍。

2018-12-13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杨武能:愿为巴蜀一译翁

11月19日,在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与语言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重庆籍著名德语翻译家、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授杨武能、阿拉伯语翻译家仲跻昆、日语翻译家刘德有等7名翻译家,荣获国内表彰翻译家的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8-12-13
Foreign experts write about experiences in China

Unique project lets foreign experts write about experiences in China

2018-12-13
中国作品在蒙古国的翻译出版现状

近年来,蒙古国图书市场快速增长,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蒙古国多家主流出版社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蒙古国多家出版社成为CCTSS机构会员,借助CCTSS平台优势,促进更多中蒙文学作品通过互译交流,在两国出版并落地。

2018-12-12
老藤:文学创作犹如用心、用情酿制老藤葡萄酒

老藤作品一大特点是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色和地域文化特征,这与他深厚的儒学功底密不可分,他的中短篇小说大多关注社会底层的小官员、小人物,属于底层写作,长篇小说则更多展现时代变迁中人性的挣扎。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