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参与者热议新时代出版走出去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变化的世界需要更好读懂中国——这是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38家成员单位代表在交流中达成的共识。
近年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呈现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时,如何进一步加强图书走出去工作力度,推动中国出版高质量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让对外出版真正强起来,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主题。
凝心聚力打出组合拳
中国对外出版的梦想,便是希望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产品成为西方主流社会的畅销书。然而在走出去过程中也不乏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极大提高了出版走出去成本。于是,会上成员单位代表们也达成共识,要凝心聚力打组合拳,才能让走出去更有效率。
“对外出版工作是国家战略,也是出版人的一项使命和担当,但从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各个出版社还是面临很多不同的困难,所以要大力推动对外出版,动员更多的出版社加入,必须要发挥聚力资源优势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表示,如今外方也发现中国出版社很多都在走出去,他们聪明地在各个社之间选择,这就造成了中国出版自己人之间形成的竞争,“我们应当在相互之间资源共享,铺通几条主要道路,将资源再聚一聚,出口再拢一拢,全国出版工作才能走得更有效率”。
小组讨论期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听到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搭建对外出版资源聚合平台,好比铺平一条或几条通向外方的主干道,重点在于精准、直达、高效。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94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便是搭建起的学术“主干道”之一。据李永强介绍,截至目前,联盟成员数量增加到300余家,遍及56个国家,覆盖五大洲各大区域,成员结构涵盖出版机构、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出版学科囊括人文社会科学等各方面。
“丰富的版贸资源需要合适的出口。”据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海涛介绍,2015年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使“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的模式成为山东出版集团走出去的特色。2017年中国·山东“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2018年4月中国—阿语地区“一带一路”版贸会和2018年5月“‘一带一路’版贸会走进中东欧”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走进去的跨越,形成了“一带一路”版贸会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平台建设,做好‘一带一路’版贸会等平台的运营,探索走出去工作新模式、新路子。”郭海涛说。
全球语境下讲述中华文明
“我们的走出去,目的是要让全世界都能懂。”在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杜大力看来,越接近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色的内容,就越难翻译、越难走出去。高品质出版物,一定要有高品质翻译和高品质输出,才能真正让世界读懂中国。
“精准地进入海外主流市场,尤其是进入主流分销体系,需要‘久、强、准’,带有全球意识地将中国元素进行国际表达。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探索,下一步要继续做强做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说。
“海外传播的效果要依托高水平的翻译,高质量的翻译是争取更多的国外读者、真正发挥图书的世界影响力的一个关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如是说。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高质量的内容、高水平的翻译、高效益的传播,至关重要。”对于高质量的内容,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梁勇举例道,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的作品《青铜葵花》,因很好地契合了各国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注,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却能引发世界共鸣。
“为了做好走出去的工作,我们需要做到‘六个拥有’。”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表示,一是要拥有优秀的出版资源,二是要懂海外市场,三是拥有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四是拥有较强的策划能力,五是拥有沟通与掌控能力,六是拥有出色的营销能力。
各成员单位代表一致认为,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深化内涵、练好内功上下功夫,既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又要把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文化成果推向世界。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