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2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框架内系列活动之一——“相向而行·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圆桌会议在线举行,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学外交”的概念、中俄文学交流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文学外交”的概念由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文飞在2016年首次提出。刘文飞在当天圆桌会议的发言中指出,中俄文学关系特别紧密,俄罗斯文学在本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深厚文学传统的国家,而且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此背景下,“文学外交”翻译奖的设立有其独特的意义。俄罗斯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夫根尼·列兹尼琴科高度评价译者在文学交流中的作用,他表示,翻译家为作家与读者搭建一座桥梁,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作家。他希望首届“文学外交”翻译奖能够成为“伟大事业的开端”,希望这个奖项能够长久举办下去。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前所长弗谢沃洛德·巴格诺通讯院士称该奖项是“一个十分伟大的项目”,有助于俄罗斯文学的传播,有助于评选出中国优秀的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前院长李英男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教授也都在发言中谈到这个奖项的设立对于中俄文学交流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俄罗斯翻译研究院项目经理妮娜·利特维涅茨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先生则详细介绍了“中俄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的蓬勃发展。
“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由俄罗斯翻译研究院和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共同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这两年间最优秀的俄译汉文学作品。该奖项获奖者将自动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大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大奖的入围者。2019年8月,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正式启动。根据规则,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中国出版的俄译汉诗歌、长短篇小说、剧作、随笔、自传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均可参与评选。
据介绍,该奖项评奖委员会由中俄双方的著名学者和翻译家共同组成,其中包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文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英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巴格诺院士、俄罗斯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列兹尼琴科、项目经理利特维涅茨以及俄罗斯知名汉学家、莫斯科大学副教授谢梅纽克,评委会主席由刘文飞担任。值得一提的是,俄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副署长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耶夫担任评委会名誉主席。
当天,圆桌会议举行期间,“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选委员会同时公布了首届大奖的候选名单:《怪人笔记》(安德烈·别雷著、温玉霞译),《臆想之狼》(瓦尔拉莫夫著、于明清译),《活在你手机里的我》(格鲁霍夫斯基著、李新梅译),《阳光闪耀》(库尔恰特金著、赵桂莲译),《我的编年史:苔菲回忆录》(苔菲著、谷兴亚译),《迟来的旅行者》(赫列勃尼科夫著、凌越和梁嘉莹译)以及《我的孩子们》(雅辛娜著、陈方译)。据介绍,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颁奖仪式将于今年年底举行,届时将揭晓大奖的最终获得者。除荣誉证书和奖章外,获奖译者和出版社还将获得奖金奖励。
俄罗斯翻译研究院是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其主要工作是促进俄罗斯文学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2015年4月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为中国首家斯拉夫区域重大事项和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中心。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