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正是这种对文学的信仰,促使我一路写下来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0-03-03

我至今已经写作将近四十年了,创作作品两千余万字。我更喜欢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即以现实写作的方式来表达现实生活,我相信文学对于人类向善的心性永远有很好的影响。正是这种对文学的信仰,促使我一路写下来。

—— 梁晓声

五位获奖者.jpeg

10月14日晚,四年一届的文学界盛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根据第六轮投票结果,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及李洱《应物兄》(按得票数排序)5部作品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

梁晓声.jpg

梁晓声,男,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高中毕业后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在北大荒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由于他擅长写作,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1974年,复旦大学到兵团招生,通过在兵团发表的小说《向导》得到老师力荐,随后就读于复旦中文系。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并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知青生活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2002年至今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

梁晓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至今依然不用电脑写作,坚持在稿纸上“爬格子”。2018年,梁晓声出版了115万字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小说描写了周氏一家,个性和学养有别,却都不遗余力践行中国传统道德,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他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深刻体察普通人的生活,展现草根青年的奋斗和拼搏,既书写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反映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堪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在人间.jpeg

《人世间》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鲁敏点评:“《人世间》代表了老一辈作家一直到今天还在写作的状态。梁晓声是哈尔滨人,《人世间》写的是一个北国城市的几代人具有平民色彩的奋斗史,他在看似平淡之中书写几代人的命运,书写这种相互温暖的人间百态。写平凡人的故事特别难,但梁晓声写成了一部大书。”

梁晓声认为,真正的作家不能为了取悦读者而写作,1000多万字的创作量,让他成为当代作家中少有人比肩的高产作家。他相信,文学对于人类向善的心性永远有很好的影响,正是这种对文学的信仰促使他一路写下来。

他的创作风格可以归纳为: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着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梁晓声颁奖现场.jpeg

梁晓声(右)在颁奖现场


梁晓声获奖.jpg

梁晓声接受颁奖

梁晓声获奖感言:


正如大家所明了的,文化不论对于个人好心性的养成,还是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


故所以然,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一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


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


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


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


中国文化的责任如此长路漫漫而求索不易,靠什么助其一臂之力呢?


身为作家,60岁以后我常想这个问题,并且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长子文学。我认为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学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


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自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


但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的多种多样,如果偏偏缺少为文化之沉重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文化的生态是遗憾显然的。


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责任编辑:王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