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诗人在朗诵诗歌。
中国诗人梁平在为舞狮点睛。
金秋蓉城群贤至,诗咏四海千阕开。10月12日至15日,“2018·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世界杰出诗人齐聚蓉城,一场诗歌盛宴在此上演。成都与巴黎,一个是中国的诗歌之城,一个是法国的文艺之都,当两座城市以诗歌为媒邂逅,无限诗意就此迸发。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我在我的家里/读到一首杜甫的诗/写于745/我在杜甫草堂/念了一首我自己的诗/作于2017年/凭借这些符号作成的词/就像云幻化出的形象/在无穷的天上”
10月13日,一场微雨过后的杜甫草堂,空气清新、秋意盎然,“致敬杜甫”草堂诗歌朗诵会在这里举行。随着法国诗人伊冯·勒芒念出他的诗作《杜甫草堂》,现场仿佛时空交错,人们在千百年间穿梭。
“在杜甫草堂吟诵写给杜甫的诗,我感觉回到了自己家中。”勒芒说,自己从15岁就爱上了杜甫,因为杜甫以一颗良善之心处理人一生最重要的命题,小人物在他笔下从未缺席。去年参加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后,勒芒便回国写下这首作品。
诗人吴向阳认为,在现代社会,商业离诗歌越来越远,应该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回诗歌中,而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有助于诗意的产生。“当我们回头看,去寻找诗意,这很有价值。”吴向阳说,这次交流让他了解到很多西方诗人都在关注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他们对诗歌的尊重和敬仰说明,在商业社会之中仍有诗心存在。
西方与东方的交融
趴在树上挠痒痒的大熊猫、在林子里欢快进食的小浣熊……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到中国的国宝熊猫,外国诗人们都兴奋地拍照。
法国诗人塞尔日·佩里说:“我生命中崭新的发现就是看见了熊猫,我总是在超市里碰到熊猫,而这次我见到了真的熊猫。”佩里认为,熊猫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的动物,它们睡觉的时候也在工作,在酣睡中把宇宙间的力量和灵感抓住。佩里表示,他要给熊猫写一首赞美诗。
来自委内瑞拉的诗人弗雷迪·楠斯热爱中国和成都。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东郊记忆艺术园区,以及观看川剧变脸、客家舞蹈时,他都拿出手机录制视频,准备分享给亲人朋友们。当记者问到他是否读过杜甫的诗时,他不仅回答自己对杜甫一首写秋雨的诗印象深刻,还打开手机相册,指着一张他保存的画像,用并不标准的汉语激动地说,“杜甫!”
诗人、翻译家树才告诉记者,此次诗歌周将主题定为成都与巴黎双城诗歌会,就是想在法语和汉语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建立交流的平台,让中国诗人和世界诗人对话。
诗歌与城市的共鸣
放眼海内外,提起有诗歌气质的城市,中国的成都和法国的巴黎是两颗闪耀的双子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成都和巴黎的相似之处可以从多方面来体会。这两座城市在延续传统的同时,都对异质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和吸收能力,它们都有一种让诗人和艺术家能完全融入其中的特殊氛围,能将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相结合,让现代时尚和传统意蕴完美融合。
法国诗人、小说家帕拉·毕佳妮认为,城市与诗歌是密不可分的。她并不期待惊喜,因为灵感和诗意就存在于城市的细节中,比如街道的一棵树木、房子的一块石头。“就像成都,诗歌仿佛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毕佳妮说。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诗人梁平告诉记者,成都正在推广天府文化、建设国际名城,天府文化重要的文化基因就是诗歌。“诗歌是没有国界的,哪怕我听不懂,但我能达到一种呼应和共鸣。”梁平很开心,参加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外国诗人们对成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西方有巴黎,东方有成都。“诗歌已成为成都的符号。”梁平说。
2024-10-31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