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微博上谈论东野圭吾,有人跟帖说,他不就是个畅销书作家么。我想这倒真如俗话所云,“占多大便宜就吃多大亏”,书畅销意味着赚钱,所以有人斥之以鼻。但在我看来,一本书畅销固然不是它的好处,却也不一定是它的坏处,还得要看到底写得怎样,而且不能一概而论。东野的小说良莠不齐,最好的时候的确不像有的畅销书那样有意按照迎合读者口味的某种模式来写的,虽然书出了之后还是会吸引很多读者。
东野的作品以推理小说为主,他有名的神探伽利略、加贺恭一郎系列,都是地道的推理小说。然而这也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即凡是出自他之手的一律按照推理小说来看,若是觉得某些作品推理成分少了,就断言写得不够成功。其实东野不少优秀作品,譬如《黎明之街》、《秘密》甚至《白夜行》,都不是推理小说。可以说,东野的名气多半得自推理小说,但他的才华却不为推理小说所限。就小说类型来讲,推理小说归根到底是一种智力游戏,只要在实证和逻辑上没有明显漏洞就算成功。东野有的作品可以视为推理小说的杰作,如《恶意》、《谁杀了她》;有的甚至达不到推理小说的基本要求,如《盛夏方程式》;有的却能够突破推理小说的局限,写出纯文学的水平,如《恶意》、《新参者》。
在东野的作品中,有两本可能不太被人重视,值得在此特别提一下。一本是《谁杀了她》,这是作者向古典推理小说致敬之作。埃勒里奎恩的作品将近结尾处常有“挑战读者”的环节,《谁杀了她》相当于写到这里为止。所谓开放式结局其实还是有结局的:线索都在那儿,读者自可得出答案。关键还要看情节是否足够复杂,推理是否足够缜密。但是加贺在这里比他的前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推理小说是以实证和逻辑为方法,以线索为材料构筑的建筑,这一次加贺用的却是被破坏过了的剩余材料,但他仍然能够战胜所有对手,成功破案。另一本是《黎明之街》,此书最好地诠释了“故弄玄虚”——这句话一向被看作贬义词,然而女主人公所思所为却体现着复杂的人性,作者又演绎得极尽悬念,完美之至。小说描写人性、感情,有如在悬崖上跳舞,过犹不及,但这个分寸作者始终把握得很好。
东野的作品有偏冷与偏暖,悲观与乐观,或者说揭示恶与张扬善这样两路。总的来说,他更善于描写恶,尤其是那种超越常人的恶,《白夜行》《恶意》《黎明之街》在这方面都很成功;他写不了超越常人的善,《信》就是失败的一例。(其实世上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谁也写不好超越常人的善。)东野只能写常人的善,而且写得很好,如《新参者》。他笔下的恶人每每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东野所塑造的好人最成功的是加贺,还有《新参者》里加贺遇到的那些人,他们都是真实的普通人——但凡超出这一范围,过于理想化,就显得虚假,譬如《信》里那位社长,简直就是《悲惨世界》里冉阿让遇到的主教转世。
话说至此,可以提到刚刚翻译出版的《解忧杂货店》了。第一,这本书不是按照畅销书的惯常套路写的;第二,这不是一本推理小说;第三,它是偏暖的,乐观的,张扬善的——是那种可信的,常人的善。此外再补充一点:第四,东野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现实的,有些则是有超现实色彩的,如《秘密》;而在《解忧杂货店》中,超现实的因素也在故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部作品,其实有从开头写和从结尾写两种,推理小说应该都是从结尾写的,不然做不到极尽曲折变化而又严丝合缝、滴水不漏;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写得不够周密,开头奇崛、结尾泄气的推理小说特别看不上。《解忧杂货店》虽然不是推理小说,但结构和人物关系却非常复杂严密,作者这番功力可与他的《新参者》相比。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