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少儿科幻作家。
记者:面对当今社会儿童需求的多元化,您认为少儿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杨鹏:少儿科普读物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它会影响少年儿童的思维方式、世界观、视野、动手能力和做事的方法论等与此相关的方面。我会成为一名少儿科幻作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上大学之前读过大量的少儿科普读物。但是,现在的舆论过于强调少儿文学类读物而忽视少儿科普读物,这是有失偏颇的,这样会让我们国家失去许多本可以成为爱因斯坦、爱迪生、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潜在的人才。
记者:通过对目前中国少儿出版领域的细分市场进行调研后发现,少儿文学的实力比较强,从事少儿文学创作的作家很多并且产品规模庞大,但是在绘本插画书、少儿科普读物、婴幼儿图书等方面似乎还有较大空间,作为少儿科普作家,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鹏:中国少儿出版发展至今在细分市场方面,少儿文学的实力是比较强的。比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的总销量超过了1500万册,《校园三剑客》系列超过了400万册,《幻想大王奇遇记》系列超过了200万册,作品总发行量超过了2500万册。但是对于其他类别的图书,比如绘本、图画书、少儿科普读物、婴幼儿图书等,这个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据我了解,少儿科普读物的发行量也超过了1000万册,如《可怕的科学》系列等,所以我不认为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不如少儿文学类作品。相反,在我到全国各个省、市、县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做签售时,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很多书店对《校园三剑客》《可怕的科学》 这样的科普读物的渴求要甚于少儿文学。少儿科普作家和科普作品也受到学校的欢迎。
记者:对于国内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杨鹏:对于国内少儿科普读物发展,我认为,未来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但我想,不论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作家都必须到一线、读者和学校书店中去,这样才会知道读者和受众群体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如果一位作家,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并且十分勤奋,那么,他就更加需要通过了解读者和受众群体真正的需求、通过向世界顶级的科普读物学习,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试错、调研和研发,从而创作出质量向世界级水平看齐、销量达到千万级的少儿科普读物。目前,国内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还亟需更多这样的作家。我想,能力强的作家多了,好作品就多了,而后自然少儿科普读物整体就会向更高、更强、更广大的空间发展。总之,我反对坐而论道,反对一切都“想当然”地创作,因为在我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记者:在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初期,少儿科普读物推动成年科幻小说的发展,但是现在反而是成年科幻小说推动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那么您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
杨鹏:我同意这个观点的前半部分,但是不同意后半部分。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少儿科普读物和成年科幻小说是在两条轨道上发展的。这几年,成年科幻小说发展得很好,但是,它并没有在本质上推动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换句话说,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与成年科幻小说的发展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少儿科普读物的发展是很好的,只不过被媒体报道的比较少,比如说我的作品《校园三剑客》的销售量破400万册,这也超过很多成年科幻小说的销售量。所谓的“不好”只不过是成年科幻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比较高,而有些作者为了能保持平和沉静的心态去写作、去创作畅销书,比较少地通过媒体宣传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对外发布相关信息而已,因此,保持低调并不等于发展不好。
记者:在各类科普读物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主要还是引进版,您认为哪些方面值得中国少儿科普作家在创作中借鉴?
杨鹏:很多国外的科普读物确实比国内的原创读物做得要好,这也是引进版科普读物占据前列的原因。我认为国外少儿科普读物值得中国作家创作上借鉴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国外科普作家在写作理念上比中国作家更开放、更有创意、也更无拘无束。以《可怕的科学》为例,它在文本形态上不仅有扎实的科普内容,还融入了漫画、幽默、惊险小说和科学实验等各种各样的元素,给读者的感觉是只要能想出来的、有趣的和适合孩子阅读的事物都可以在文本里呈现,而中国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说比较刻板一些,但是这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很活泼,比如《酷虫学校》等。
其次,国外科普作家在专业性方面要超过中国作家。许多中国科普作家或者科学家认为少儿的科普读物太幼稚,其中很多作品缺乏应有的童趣,虽然他们在科学上很专业,但是在创作少儿读物方面他们非常不专业。而国外的科普作家比如我的好朋友、德国畅销科普作家 《什么是什么》的作者科特教授,他从上大学开始就为各种科普杂志写科普文章,他现在已经年近70岁。在过去的数十年,他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创作少儿读物中,我与他聊天和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他在少儿读物创作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童趣等专业能力上要远远超过国内科普作家。
另外,许多国外经典的科普读物都是十几年或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打造和推进的,他们讲究传承、精进和工匠精神,一个品牌反复地打磨,直到它们成为国宝级的知识产权品牌却仍不停步。中国也有类似的品牌科普读物,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它在品牌的保护、与时俱进、升级改造和作品全球化等各个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也认为,随着国人对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视度的提升,中国作家和出版商迟早会打造出中国自己的“百年老店”级的品牌和少儿科普读物。
在少儿科普方面,国外作品还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中国原创作品与国外引进作品的差距非常大,这需要同行们共同努力,才能让行业水平整体地向前迈进。
记者:您近期有什么少儿科普读物创作计划?
杨鹏:我将继续打造个人品牌,如《校园三剑客》《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可能会推出科普版)等。另外,从去年起,我开始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尝试,我邀请到德国科普畅销书作家科特共同以我的作品为基础创作了一部《〈校园三剑客〉里的科学》,这部作品将在今年9月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另外,我也正在组建一支由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一带一路” 国家的优秀童书作家和科普作家组成的国际化写作团队,共同创作既适合中国市场,又适应海外市场的全球化畅销童书作品。
记者│赵依雪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